top-image

OLDER ARTICLES

“织梦”通常指的是“织梦CMS”(DedeCMS),它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开源内容管理系统,主要用于快速搭建各类网站。织梦CMS自带一套后台管理界面,用于内容发布、用户管理等操作,并不是单独的数据库后台软件。

如果你是在问织梦CMS使用的数据库模板或数据表结构的话,织梦CMS主要使用MySQL数据库来存储数据。其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和字段设计是由织梦CMS开发者定义好的一系列模板和脚本创建的,主要包括:

  1. dede_arctype:用于存储网站的栏目信息。
  2. dede_archives:存储网站的文章信息。
  3. dede_admin:管理员账户信息表。
  4. dede_channeltype:存储频道类型信息。
  5. dede_global:全局配置信息表。
  6. 等等…

这些表共同构成了织梦CMS的数据存储结构,通过这些表可以实现对网站内容的有效管理和展示。在安装织梦CMS时,系统会自动创建并初始化这些数据库表。

PbootCMS列表页和详情页中时间格式化的不同样式及其效果:

场景 标签 参数 效果
列表页 [list:date] 无参数 2021-12-06 09:12:30
列表页 [list:date style=Y-m-d] style=Y-m-d 2021-12-06
列表页 [list:date style=Y] style=Y 2021
列表页 [list:date style=m-d] style=m-d 12-06
列表页 [list:date style=y-m-d] style=y-m-d 21-12-06
详情页 {content:date} 无参数 2021-12-06 09:12:30
详情页 {content:date style=Y-m-d} style=Y-m-d 2021-12-06
详情页 {content:date style=m-d} style=m-d 12-06

通过这张表格,你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场景下时间格式化的具体效果,方便在列表页和详情页中使用这些标签。

织梦CMS的数据库配置文件通常位于:

/data/common.inc.php

配置文件内容

以下是配置文件的具体内容:

<?php //数据库连接信息
$cfg_dbhost = 'localhost'; // 数据库地址
$cfg_dbname = 'data';      // 数据库名
$cfg_dbuser = 'data_user'; // 数据库用户名
$cfg_dbpwd = 'admin';      // 数据库连接密码
$cfg_dbprefix = 'dede_';   // 数据库前缀
$cfg_db_language = 'gbk';  // 数据库语言版本
?>

 

1. 忘记后台管理员账号

  • 解决方案:通过 phpMyAdmin 查看数据库中的 phome_enewsuser 表。
  • 步骤
    1. 登录到 phpMyAdmin
    2. 选择帝国CMS安装所在的数据库。
    3. 打开 phome_enewsuser 表。
    4. 查看 username 字段的内容,找到对应的管理员账号。

2. 忘记后台登录认证码

  • 解决方案:查看 e/class/config.php 文件中的 $do_loginauth 变量内容。
  • 步骤
    1. 通过 FTP 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。
    2. 打开 e/class/config.php 文件。
    3. 查找 $do_loginauth 变量。
    4. 查看其内容,即为登录认证码。

3. 忘记后台登录安全答案

  • 解决方案:通过 phpMyAdmin 修改数据库中的 phome_enewsuseradd 表。
  • 步骤
    1. 登录到 phpMyAdmin
    2. 选择帝国CMS安装所在的数据库。
    3. 打开 phome_enewsuseradd 表。
    4. 修改 equestion 字段的内容为 0
    5. 修改 eanswer 字段的内容为空。
    6. 修改后登录时则不需要安全答案,可以登录后再重新设置安全答案。

总结

通过上述步骤,您可以轻松找回帝国CMS的管理员密码。请确保在操作前备份数据,并在修改后尽快更换密码以提高安全性。

  • 原因:服务器或空间的 PHP 内存限制不足。
  • 解决:增加 PHP 的内存限制,或联系主机提供商调整。
  • 原因:PHP 超时或生成信息时分组过多。
  • 解决:在后台设置中增加 PHP 超时时间,并减少分组生成时的信息数量。

针对你提到的多种数据库连接问题,下面进行总结和建议,以避免未来再次遇到相同的问题:

1. 连接超时 (An attempt by a client to checkout a Connection has timed out)

原因

  • 网络不稳定
  • 数据源配置参数异常

解决方案

  1. 优化网络环境

    • 检查网络延迟和丢包率。
    • 考虑使用更稳定的网络连接。
  2. 调整数据源配置

    • 增加连接超时时间。
    • 调整连接池的超时参数。
    // Java 示例
    com.mchange.v2.c3p0.ComboPooledDataSource cpds = new com.mchange.v2.c3p0.ComboPooledDataSource();
    cpds.setJdbcUrl("jdbc:mysql://localhost:3306/your_db");
    cpds.setUser("username");
    cpds.setPassword("password");
    cpds.setAcquireIncrement(5);
    cpds.setInitialPoolSize(5);
    cpds.setMaxPoolSize(20);
    cpds.setCheckoutTimeout(30000);  // 设置超时时间为30秒

2. CommunicationsException: The last packet successfully received from the server was 52,420,576 milliseconds ago

原因

  • 连接池中的部分连接长时间闲置,超过了MySQL的 wait_timeout 设置。

解决方案

  1. 修改 C3P0 配置参数

    • 开启连接检查功能。
    cpds.setTestConnectionOnCheckout(true);
  2. 缩减连接池的连接生命周期

    • 设置连接的有效时间小于数据库的 wait_timeout
    cpds.setIdleConnectionTestPeriod(3600);  // 每小时检查一次空闲连接
    cpds.setMaxIdleTime(7200);  // 最大空闲时间为2小时
  3. 增加数据库的等待超时配置

    • 修改 MySQL 的 wait_timeout 参数。
    SET GLOBAL wait_timeout = 86400;  // 设置为24小时

3. cannot get a available connection

原因

  • 连接池的初始化连接数和最大连接数不足。
  • 数据库出现问题。

解决方案

  1. 调整连接池的初始化连接数和最大连接数

    • 增加初始连接数和最大连接数。
    cpds.setInitialPoolSize(10);
    cpds.setMaxPoolSize(50);
  2. 检查数据库状态

    • 确认数据库服务正常运行。
    • 查看数据库日志,排除其他潜在问题。

总结

为了防止未来再次遇到类似问题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
  1. 定期监控和调整连接池参数

    • 根据实际负载调整连接池的大小和超时时间。
    • 定期检查连接池的状态,确保参数合理。
  2. 优化网络环境

    • 使用更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。
    • 定期检查网络延迟和丢包率。
  3. 数据库健康检查

    • 定期检查数据库状态,确保服务正常运行。
    • 监控数据库性能指标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。
  4. 日志记录和监控

    • 记录详细的日志信息,便于问题排查。
    • 实施监控报警机制,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。

通过这些措施,可以有效减少数据库连接问题的发生,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
遇到“no database selected”错误通常是因为在尝试执行SQL查询时没有明确指定要使用的数据库。以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:

  1. 确认连接时已选择数据库

    • 在连接数据库之后,确保已经选择了具体的数据库。例如,在MySQL中,可以使用 USE <database_name>; 语句来选择一个数据库。
    USE your_database_name;
  2. 检查连接字符串或配置文件

    • 如果是在应用程序中配置数据库连接,请检查连接字符串或配置文件,确保指定了正确的数据库名称。
    # Python示例
    import mysql.connector
    
    cnx = mysql.connector.connect(
        host='localhost',
        user='your_username',
        password='your_password',
        database='your_database_name'
    )

     

当打开网页时出现“数据库连接出错”的提示,通常意味着网站后端尝试与数据库建立连接时遇到了问题。这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:

  1. 数据库服务器未启动:确保数据库服务正在运行。
  2. 网络问题:检查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。
  3. 配置错误:确认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库连接字符串是否正确,包括用户名、密码、主机地址和端口号等信息。
  4. 资源限制:如果数据库达到最大连接数限制,新请求将无法建立连接。
  5. 权限问题:应用程序使用的账户可能没有足够的权限访问数据库或特定表。

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如下:

  • 检查并重启数据库服务。
  • 使用ping命令测试服务器间的网络连通性。
  • 重新核对数据库连接配置信息。
  • 查看数据库日志文件以获取更详细的错误信息。
  • 调整数据库的最大连接数设置或优化查询语句减少连接消耗。
  • 确认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库账号具有正确的权限。

解决数据库无法连接到服务器的问题,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尝试:

  1. 检查网络连接

    • 验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是否畅通无阻。
      bash
       
      ping 服务器IP或域名
  2. 确认数据库服务状态

    • 登录服务器,确保数据库服务已经启动。
      bash
       
      systemctl status mysql # 对于MySQL
      netstat -tuln | grep 3306 # 检查MySQL默认端口3306是否监听
  3. 检查端口配置

    • 确认数据库监听的端口是否正确,并且服务器防火墙允许该端口的外部访问。
      • 编辑配置文件(如MySQL的/etc/my.cnf),检查bind-addressport设置。
      • 检查防火墙规则:
        bash
         
        iptables -L --line-numbers
  4. 验证登录凭证

    • 确认使用的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正确。
Page 742 of 1049:« First« 739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»Last »
bottom-im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