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-image

OLDER ARTICLES

  • 检查生成设置
    • 进入后台的“系统设置” -> “生成设置”,检查静态页面生成设置是否正确。
    • 确保生成模式选择正确,例如“只生成首页”、“生成所有页面”等。
  • 检查模板文件
    • 确保模板文件中没有语法错误,特别是PHP代码部分。
    • 检查模板文件路径是否正确。
  • 检查文件权限
    • 确保生成静态页面的目录有写入权限,例如 e/data/html 目录。
    • 检查生成的静态文件是否有读取权限。

原因

  • 要创建的目录或文件没有写入权限。

解决办法

  1. 定位出错文件

    • 修改 include/dedetag.class.php 文件,搜索 "DedeTag Engine Create File False",找到以下代码: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$fp = @fopen($filename, "w") or die("DedeTag Engine Create File False");
    • 修改为:
       
       
      $fp = @fopen($filename, "w") or die("DedeTag Engine Create File False: $filename");
    • 重新生成栏目或文档时,即可提示当前文件信息。
  2. 检查权限

    • 找到提示错误的目录或文件,检查是否有写入权限。
    • Windows 服务器:给予写入权限。
    • Linux 服务器:给予 777 权限。
    • 如果目录或文件不存在,请手动创建。

常见错误情况

  • data 目录没有写入权限。
  • html 静态文件目录没有写入权限。
  • index.html 首页静态文件没有写入权限。

警告

  • 此修改操作可能会暴露程序目录结构信息,建议解决问题后还原程序文件。

其他原因

  • 栏目中有几篇文章,后来将栏目改为外链接,更新文档时系统还会尝试更新这些文章,但地址是外链接,因此找不到文章。
  • 解决:将栏目改回原来的地址,删除这几篇文章,再将栏目改回外链接。

修改网站模板可以提升网站的视觉效果和功能。以下是具体步骤:

  1. 登录网站后台

    • 打开浏览器,输入网站的后台地址,例如 http://yourdomain.com/admin
    • 输入管理员账号和密码,点击“登录”。
  2. 进入模板管理

    • 登录后,点击顶部菜单栏中的“模板”或“主题”。
    • 选择“模板管理”或“主题管理”。
  3. 选择模板文件

    • 在模板管理页面中,找到需要修改的模板文件,例如header.htmlfooter.html等。
    • 点击“编辑”按钮,进入代码编辑界面。
  4. 修改代码

    • 在代码编辑器中,根据需要修改HTML、CSS和JavaScript代码。
    • 例如,修改导航菜单的样式或添加新的功能模块。
    • 示例代码:
      <nav class="navbar">
        <ul>
          <li><a href="/">首页</a></li>
          <li><a href="/about">关于我们</a></li>
          <li><a href="/services">服务</a></li>
          <li><a href="/contact">联系我们</a></li>
        </ul>
      </nav>
      <style>
        .navbar {
          background-color: #333;
          color: white;
          padding: 10px;
        }
        .navbar ul {
          list-style-type: none;
          margin: 0;
          padding: 0;
          display: flex;
          justify-content: space-around;
        }
        .navbar a {
          color: white;
          text-decoration: none;
        }
      </style>
  5. 保存修改

    • 修改完成后,点击“保存”按钮,保存更改。
    • 确保代码没有语法错误。
  6. 测试效果

    • 在浏览器中访问网站,确认修改是否生效。
    • 使用不同设备和浏览器进行测试,确保兼容性。
  7. 备份和恢复

    • 在修改前后,备份当前的文件和数据库,以防万一。
  1. 登录后台:通过浏览器访问您的网站后台管理界面,通常地址为 http://yourdomain/admin 或类似路径。
  2. 进入用户管理:在后台左侧菜单中找到“用户管理”或“账户设置”选项,点击进入用户管理页面。
  3. 选择用户:在用户列表中,找到需要修改密码的用户,点击“编辑”按钮。
  4. 修改密码:在用户编辑页面中,找到“密码”或“新密码”选项,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。
  5. 保存设置:修改完成后,点击页面底部的“保存”或“更新”按钮。
  6. 通知用户:如果需要,可以通过邮件或其他方式通知用户新的密码。

为什么网站代码修改后没有生效

  1. 检查缓存

    • 浏览器缓存:清除浏览器缓存或尝试在无痕模式下打开网站。
    • 服务器缓存:检查服务器是否有缓存机制,如Varnish或Nginx缓存,清除这些缓存。
    • CDN缓存:如果你使用了CDN服务(如Cloudflare),请清除CDN缓存。
  2. 确认文件是否正确上传

    • 检查FTP或SFTP客户端,确保文件已经正确上传到服务器。
    • 对比本地文件和服务器上的文件,确保内容一致。
  3. 检查文件权限

    • 确认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正确。通常,文件权限应设置为644,目录权限应设置为755。
    • 使用命令行工具(如chmod)或FTP客户端调整权限。
  4. 查看错误日志

    • 查看服务器的错误日志,寻找可能的错误信息。常见的日志文件包括error.logaccess.log
    • 如果是PHP网站,还可以查看php_error.log
  5. 检查代码语法

    • 确保修改后的代码没有语法错误。使用代码编辑器的语法检查功能或在线工具进行检查。
    • 对于动态语言(如PHP),可以在代码中添加调试信息,输出变量值以定位问题。
  6. 重启Web服务器

    • 有时修改配置文件或某些关键文件后,需要重启Web服务器才能生效。例如,对于Apache服务器,可以使用sudo service apache2 restart命令。
  7. 检查数据库连接

    • 如果修改涉及数据库操作,确保数据库连接正常。检查数据库配置文件(如config.php)中的连接参数。
  8. 测试环境验证

    • 如果你有一个开发或测试环境,先在该环境中验证代码修改是否有效,再部署到生产环境。
  9. 使用版本控制

    • 使用版本控制系统(如Git)管理代码,方便回滚到之前的版本,查找问题所在。

通过以上步骤,你可以逐步排查并解决网站代码修改后没有生效的问题。确保每个环节都仔细检查,避免遗漏任何细节。

动态网站的文字颜色可以通过CSS动态调整,实现更灵活的视觉效果:

  • 使用内联样式:直接在HTML标签中使用style属性设置颜色。
  • 类选择器:为特定段落或元素定义CSS类,通过JavaScript动态添加或移除类。
  • JavaScript操作:利用JavaScript获取元素并修改其样式属性。
  • CSS变量:定义CSS变量,在JavaScript中动态改变变量值,从而影响多个元素的颜色。

1. 检查网络连接

  • 确认服务器网络是否正常
    • 从服务器上尝试 ping 外部网站,确保网络畅通。
    • 例如:ping 域名 或 ping 你的网址

2. 检查宝塔面板状态

  • 登录服务器,检查面板是否正常运行
    • 使用命令 bt 进入宝塔面板管理界面。
    • 如果面板未运行,尝试启动面板:bt start

3. 检查网站配置

  • 在宝塔面板中检查网站配置
    • 确认域名绑定是否正确。
    • 检查端口设置是否正确(默认80和443)。
    • 确认SSL证书是否正确配置。

4. 检查防火墙设置

  • 确保80和443端口已开放
    • 使用命令 firewall-cmd --list-all 查看当前的防火墙规则。
    • 如果端口未开放,添加规则:
      • 开放80端口: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80/tcp --permanent
      • 开放443端口:firewall-cmd --zone=public --add-port=443/tcp --permanent
      • 重新加载防火墙规则:firewall-cmd --reload

5. 检查端口占用情况

  • 检查80和443端口是否被其他服务占用
    • 使用命令 netstat -tuln | grep 80 和 netstat -tuln | grep 443
    • 如果有冲突,停止占用的服务或更改网站的端口。

6. 检查日志文件

  • 查看网站的访问日志和错误日志
    • 访问日志通常位于 /www/wwwlogs/access.log
    • 错误日志通常位于 /www/wwwlogs/error.log
    • 查找错误信息并根据提示进行处理。

7. 检查DNS解析

  • 确认域名的DNS解析是否正确
    • 使用 ping 或 nslookup 命令检查域名是否能解析到正确的IP地址。
    • 例如:ping 域名 或 nslookup 域名

8. 检查服务器资源

  • 检查服务器的CPU、内存和磁盘使用情况
    • 使用命令 top 或 htop 查看CPU和内存使用情况。
    • 使用命令 df -h 查看磁盘使用情况。
    • 确保服务器资源充足,没有因为资源耗尽导致服务无法正常运行。

9. 重启相关服务

  • 尝试重启Nginx或Apache服务
    • 重启Nginx:service nginx restart
    • 重启Apache:service httpd restart
  • 重启宝塔面板
    • 使用命令 bt restart

10. 检查安全组设置

  • 如果服务器在云服务商上,检查安全组设置
    • 确保80和443端口已开放。

11. 联系技术支持

根据错误信息,您遇到的问题是因为 SQL 语句中引用了一个不存在的列 sortdesc。以下是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:

  • 检查列名

    • 确认 SQL 语句中引用的列名 sortdesc 是否正确。可能是拼写错误或列名不匹配。
    • 使用 DESCRIBE table_name; 或 SHOW COLUMNS FROM table_name; 查看表的结构,确认列名是否存在。
  • 修改 SQL 语句

    • 如果列名确实不存在,需要修改 SQL 语句,使用正确的列名。
    • 例如,假设正确的列名是 description,则将 sortdesc 替换为 description
      SELECT id, name, description FROM your_table;
  • 添加缺失的列

    • 如果确定表中应该有 sortdesc 列,可以考虑添加该列:
      ALTER TABLE your_table ADD COLUMN sortdesc VARCHAR(255);
  • 检查数据源

    • 如果 SQL 语句是从某个数据源或配置文件中读取的,确保数据源中的列名是正确的。
  • 调试和日志

    • 在代码中添加调试信息或日志,输出生成的 SQL 语句,以便检查是否有其他地方引入了错误的列名。

连接数据库服务器失败问题排查

1, 检查数据库是否启动

2,检查程序配置文件, 数据库名、用户名、密码登相关信息配置是否一致。

You don’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/core/extend/ueditor/php/controller. php on this server.

 

提示没有权限,权限设置错了

Page 447 of 1049:« First«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»Last »
bottom-img